/幼小銜接。包包/


這幾年我也可以說是在幼小銜接這一區塊有點罩
(可以自己說自己罩的嗎?哈哈)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也不斷不斷地和家長們宣導這些事情,
沒想到我今年總算是要自己拿著自己的兵書戰略守則上場了,
我以為我老神在在,其實也抖得要死啦!
畢竟包包雖然社會化完全,但是他在團體中的學習力⋯⋯(遠目)

昨天晚上參加了英文老師的課程系統說明會,
了解整個教學系統的運作跟規劃,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遠得要命每週來回折返跑接送孩子去上課,
我想想也來分享一下好了。

畢竟之前答應老師要寫出來,
以下拉拉雜雜有媽媽的白眼心聲也有一點點老師角度的專業與想法交替穿梭著,就慢慢看吧!

從包包大班起,
他就從私幼轉回家附近國小附幼就讀
(不是原校不好,他很喜歡,只是剛好抽中了公幼,正好保母家可以幫忙接送),
學校老師其實常常以自己孩子的經驗和我分享包包做事很有自己的步調,
也就是說他很悠(ㄊㄨㄛˉ)哉(ㄌㄚ),讓我有點焦慮和緊張。
正好每週的英文課也換手由我每週負責接送,
從此成為班上的隨班媽媽陪著他上課,
只是,在教室裡我同時也是某些孩子的彎彎老師,
本人又(真的)有一些偶像包袱,剛開始陪他上課的時候,心理負擔真的很大,又是覺得他表現不好,又是各種嫌棄和各種不滿意⋯⋯課前、課中、延伸到課後,我們有時候會起一點點小衝突。
直到有一次課後,老師跟我說:「妳看看妳看孩子的樣子?」我才發現,那根本就是後母臉啊啊啊!
後來我試(ㄅㄧˉ)著(ㄆㄛˋ)讓自己放下對他的要求,只是愉快地以陪伴的角度在教室(ㄋㄧㄝㄉㄚˋㄊㄨㄟˇ),果然從此後母臉照片不復見,當然也是因為自此之後我成為教室裡的掌鏡人,所以根本拍不到我的臉啦,所有扭曲的表情都在鏡頭後了。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幼小銜接,如果僅僅只是在幼兒園畢業後兩個月的學前準備,就太不容易了啊!光是簡單的提筆書寫,我們在教室裡已經從小肌肉的活動到大筆畫的描寫到開始練習運筆,長長的時間,老師掌握孩子的各種敏感期給予不同的刺激,一切只是為了「水到渠成」,讓學習在恰好的時候自然發生。

從地板課到椅子課,然後從有媽媽的陪伴到大人退出教室讓孩子一步一步的漸進學會自己內在的學習秩序,從每個孩子齊聲朗讀到掌握個別孩子的能力決定自己的學習步伐,這一年包包在英文教室裡做的事情就是這些,老師給的就是肥沃的養份,然後種下一顆一顆種子,不疾不徐,讓每顆種子自然長成屬於自己的樣貌。

這一年的滋養,有沒有間接或直接影響了我在自己教室的作法呢?當然有!不敢說我們是最厲害的,但是我和老師真的花了很多很多時間討論「幼小銜接」這件事,身為家長,我給了陪伴,等待對的時刻發生;身為老師,我緩緩修正自己的教室管理,給孩子架構更完整的鷹架,而不強求孩子一夕之間登大人的奇蹟發生!

如果問我,為什麼不自己教自己的孩子,那絕對是因為,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至少)一個除了爸爸媽媽以外能夠讓他信任並成為榜樣的大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算上親戚朋友,老師會是最棒的首選,而我能做到的,就是用自己的觀察和孩子的直覺,為他選一個好的啟蒙老師,引領他走上學習最初的道路。

留言